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改变过去部门分治、多头监管的模式,设立一个责任明确、监管独立、不隶属于任何行业主管部门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专业监管机构,客观公正地行使反垄断职权。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多数竞争性行业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若无重大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这些行业将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改革垄断行业的价格形成机制。当前,应通过立足于制度创新和加快体制改革,解决行政垄断问题,辅之以其他措施,分层次、按步骤地逐步解决行政垄断影响行业收入水平问题。行政垄断行业更容易获得超额利润。对竞争性的行业而言,产品的市场价格是既定的,单个企业无法改变,只能被动地接受。与非垄断行业相比,垄断行业职工工资不仅在绝对量上而且在增长速度上都占有绝对优势。
通过特许投标权竞争以及区域间比较竞争来提高其运营效率,从根本上清除垄断性行业高收入的制度性根源。其次,健全和完善反垄断法制体系,将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经济垄断一并纳入反垄断法的规制范围,通过立法向社会传递禁止行政垄断的信号,坚定反垄断的信心。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10.2%,制造业单月投资弱改善。
在宽松加码背景下,经济或将在四季度温和回升。业内人士分析称,10月宏观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印证着四季度经济走稳的判断。央行12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增量双双创15个月新低。从10月经济数据来看,在制造业投资、资金到位状况、地产投资、实际消费等领域,企稳迹象已经初步显现。
房地产调整仍在继续,下一步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还会下行。在需求侧回稳态势下,工业增加值年内继续波动向下的空间并不大。
从10月数据所展现的趋势特征来看,经济仍难摆脱中期下行压力,但蕴藏着一些短期企稳因素。结合统计局陆续公布的10月份经济数据,各主要经济指标喜忧参半:外贸形势环比再度恶化,工业生产和投资数据依旧黯淡,但消费马车继续发力。但10月经济亮点依然闪烁:国庆黄金周成色十足,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并显现出城乡同步加快、商品餐饮双双提速的特点,消费马车继续发力。因此,短期投资数据回暖还有不小难度。
综合判断,消费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突显。陈磊表示,目前经济在趋势性下行中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边际企稳因素。工业弱势格局不改,但经济企稳迹象已现在宽松加码背景下,经济或将在四季度温和回升。
消费还将维持稳定中略改善态势。资金到位和新开工项目持续改善。
从10月数据所展现的趋势特征来看,经济仍难摆脱中期下行压力,但蕴藏着一些短期企稳因素。业内人士分析称,10月宏观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印证着四季度经济走稳的判断。
陈磊表示,目前经济在趋势性下行中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边际企稳因素。投资、工业增加值降幅收窄,消费小幅改善,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印证着短期(四季度)经济走稳的判断。在需求侧回稳态势下,工业增加值年内继续波动向下的空间并不大。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点评称,工业生产增加值超预期回落至5.6%,采矿和电力部门增速放缓是主因。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10.2%,制造业单月投资弱改善。但10月经济亮点依然闪烁:国庆黄金周成色十足,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并显现出城乡同步加快、商品餐饮双双提速的特点,消费马车继续发力。
从10月经济数据来看,在制造业投资、资金到位状况、地产投资、实际消费等领域,企稳迹象已经初步显现。因此,短期投资数据回暖还有不小难度。
中投证券则表示,10月宏观数据整体乏善可陈。房地产调整仍在继续,下一步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还会下行。
综合判断,消费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突显。预计年末两月表现稳定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虽然短时间内实体经济依旧缺乏向上的内生动力,但四季度经济继续波动向下的空间并不大,预计年末两个月的经济将表现稳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渐体现。工业弱势格局不改,但经济企稳迹象已现。此外,10月份投资到位资金增速小幅回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连续6个月反弹等先行指标的变化,也预示下一阶段投资增长的支撑作用会有所增强。互联网+助推网络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从10月数据所展现的趋势特征来看,经济仍难摆脱中期下行压力,但已经蕴藏着一些短期企稳因素。消费马车继续发力宏源证券分析师陈磊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增速下行是今年经济增速放缓的最主要原因,而制造业、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
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基建投资增速低于社会预期,其中道路和铁路运输业投资由于去年同期增速较快而出现持续回落。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认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上半年基础上继续加快,居民消费能力得到保障。
预计11、12月经济表现稳定,维持四季度GDP增速6.9%的判断。结合统计局陆续公布的10月份经济数据,各主要经济指标喜忧参半:外贸形势环比再度恶化,工业生产和投资数据依旧黯淡,但消费马车继续发力。
央行12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增量双双创15个月新低。制造业投资也未见到明显转暖迹象上述四个递进阶段的发展情景,取决于中国能源市场改革政策的进展和预期、中国对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吸收与应用、跨界竞争在中国能源产业的扩散速度这三个因素的推动作用。第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仍需提升,相比其他领先经济体,中国人均享有的通信基础设施仍处在低端。
新能源供应商和跨界企业碎步潜行,通过尚未互联互通的、局域性的能源网(如智能油气管网、智能电网、智能微网、冷热电三联供试点项目等)在能源服务市场摸索、建设、运营新的商业模式。在第三阶段,中国的家庭和工商业能源产消合一者加速涌现,分布式能源在骨干网络上即插即用。
《生态展望》对十三五能源互联网的市场体量做了预测,到2020年,能源互联网的总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7%。埃森哲预计,中国在高比例情景下的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链增加值、物联网在有利政策推进下为能源产业创造的GDP增量、国内微网市场可预期的大规模增长,以及全国在新能源供应和能源效率方面的新增投资,到2020年会共同聚合为巨大增量市场:届时中国能源互联网的总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7%。
在第一阶段的经济规模形成后,随着售电和配电市场的竞争性改革,需求侧管理成为坚实的业务增长支柱。伴随新的改革,分布式发电和集中式发电平等竞价上网,电力交易市场化达到新水平;能源生产、加工、传输、配送、消费全产业链数据可共享用于支撑能源互联网交易平台。